欢迎访问临床试验-药物临床试验-鼎荣招募!癌症、肿瘤、慢性病等患者临床试验试药员招募
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

重磅!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降低53%!这款新药强势挤入一线治疗行列

作者:鼎荣试药中心 发布时间:2024-06-21 浏览量:

间变性淋巴瘤激酶(ALK)突变在肺癌中的发生率较低,但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患者在接受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)治疗后能够取得非常好的生存获益,因此ALK也被称为“钻石突变”。




随着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的迅速发展,ALK+晚期NSCLC一线治疗可选择的药物越来越多。Envonalkib(依奉阿克,TQ-B3139)是一种国产新型ALK/ROS1/c-MET小分子TKI,其在III期临床研究中的表现备受关注,或将成为ALK+NSCLC患者新的治疗选择。










  01  


 ALK+NSCLC患者人群庞大,


依奉阿克提供治疗新选择



ALK+肺癌是NSCLC的一种特殊类型,在晚期NSCLC患者中,ALK+发生率约为5%。全国每年约4.9万例新诊断病例,存在相当庞大的治疗需求。




而且ALK+ NSCLC患者往往更年轻(中位年龄52岁),从不吸烟或轻度吸烟,大约30%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存在中枢神经系统(CNS)转移。目前ALK-TKI已经发展至第三代,NMPA已批准克唑替尼、阿来替尼、塞瑞替尼、恩沙替尼、布格替尼、洛拉替尼、伊鲁阿克用于ALK+NSCLC患者,如今随着依奉阿克的获批讯息公布,其成为了第八个获批的ALK-TKI。






来源:NMPA官网截图的依奉阿克获批报道




依奉阿克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新化学结构的1类新药,为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,能选择性地抑制ALK、c-Met阳性细胞的生长,引起肿瘤消退;在抗肿瘤活性明显提高的同时,其毒性没有明显提高;适用于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治疗。




  02  


依奉阿克研究数据解读:


全面获益,安全性良好



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牵头的依奉阿克对比一代ALK抑制剂一线治疗ALK阳性晚期NSCLC的多中心、随机对照III期临床研究[1,2](TQ-B3139-III-01)结果显示,依奉阿克可以显著延长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(PFS),且对脑转移有明确疗效。




01

研究设计





TQ-B3139-III-01研究设计






TQ-B3139-III-01-受试者基线特征




入组受试者的基线特征如上表所示,总体中位年龄53岁,65岁以下受试者占比85.2%;肺腺癌占比93.9%;从未吸烟受试者占比65.9%。这些特征都与ALK阳性NSCLC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(多为年轻、腺癌、不吸烟患者)相符。




02

疗效数据解读



主要终点是独立评审委员会(IRC)评估的PFS。依奉阿克对比一代ALK抑制剂的mPFS分别为24.9个月与11.6个月,HR=0.47(P<0.0001),依奉阿克使疾病进展与死亡风险降低53%。依奉阿克和一代ALK抑制剂的mPFS(由研究者评估的PFS)分别为28.7个月与12.0个月,HR=0.42(P<0.0001),与IRC评估的终点结果相似,同样显著获益。






IRC评估的mPFS






研究者评估的mPFS




在所有关键亚组的PFS分析中,依奉阿克均体现出了优势,特别是针对基线存在脑转移的患者,依奉阿克表现出显著的获益,mPFSHR达到0.36。






ITT人群中IRC评估的PFS的亚组分析




基线存在可评估脑转移病灶的受试者CNS-ORR 为79.0% vs. 23.8%,CNS-DoR 为25.8个月 vs. 7.4个月(HR 0.12)。




此外,IRC评估的依奉阿克和一代ALK抑制剂的ORR为81.7% vs 70.7%,研究者评估的ORR为81.0% vs 73.7%。IRC评估的mDoR(25.8个月vs. 11.1个月,HR=0.50)及研究者评估的mDoR(未达到 vs. 12.9个月,HR=0.45),依奉阿克也显著优于一代ALK抑制剂。




03

安全性数据解读



安全性方面,依奉阿克和一代ALK抑制剂≥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(TRAE)发生率为51.9% vs 40.6%,因TRAE导致的停药率分别为4.6%和3.0%,依奉阿克组因TRAE用药暂停、终止治疗或死亡的发生率较低。且依奉阿克组大多为1-2级AEs,最常见的TRAEs包括腹泻、呕吐、ALT升高、恶心和AST升高等,血液相关毒性较低。






ITT人群中IRC评估的PFS的亚组分析




总体而言,依奉阿克PFS、ORR显著优于一代ALK抑制剂,与其他二代TKI疗效相当,安全性基本一致,且脑转移患者控制好。有望为国内ALK+NSCLC患者再度带来一款全新用药选择。






ALK-TKI:一线疗效&安全性汇总[3-9]




  03  


 依奉阿克未发表数据探索:


独特耐药机制给后续治疗带来更多可能





值得注意的是,在依奉阿克III期研究的未发表数据中,依奉阿克对比一代ALK抑制剂一线治疗ALK阳性晚期NSCLC的获益并不受TP53突变状态的影响。针对TP53突变患者,依奉阿克和一代ALK抑制剂的mPFS分别为11.1个月和7.9个月(HR=0.49);而在TP53野生型患者中,依奉阿克和一代ALK抑制剂的mPFS分别为19.9个月和13.8个月(HR=0.66)。




2018年ESMO官方杂志Annals of oncology中就报道过TP53在ALK+ NSCLC患者中的共存比例,在216名ALK+ NSCLC患者中,TP53的共存比例达23.8%。全球首个以血检为基础指导药物治疗的多队列研究——BFAST研究,在2019年ESMO大会中报道了ALK队列的研究结果,ALK队列中TP53共存的比例高达43.7%。2019年cancers中的文献也提示,TP53一直阴性的ALK+患者预后最好,基线TP53阳性患者预后最差。




由此可见,ALK+NSCLC患者TP53共突变比例较高,且TP53突变往往预示着不良预后。同时,TP53突变影响二代ALK+TKI的获益,二代TKI对TP53突变人群疗效不佳。所幸,依奉阿克对比一代ALK抑制剂的获益不受TP53突变状态的影响,这对TP53突变患者而言无疑是一大福音。







接受ALK-TKI治疗后难以避免耐药而导致疾病进展,因此ALK耐药机制的探索以及耐药后治疗策略的选择,对改善ALK+患者的预后,实现长生存具有重大意义。




一线选择导致ALK激酶结构域突变耐药特征存在差异。从耐药的分子机制来看,第一代ALK-TKI的常见耐药突变以G1269A/F1174X/L1196M等突变为主,第二代ALK-TKI对这些突变都能有效的覆盖。第二代ALK-TKI耐药后,以G1202R突变为主,耐药后有效治疗选择有限。




而依奉阿克基于ALK通路二级突变的耐药机制以L1196M/G1269A为主,这些突变导致的耐药对其余二代ALK-TKI非常敏感,可以使用其余二代ALK-TKI进行挽救治疗(目前大部分患者仍在组,耐药谱尚不成熟)。




因此,基于ALK-TKI耐药机制的角度,应在一线治疗时尽早选用依奉阿克,耐药后再根据耐药机制选择合适的后续治疗方案,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预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