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临床试验-药物临床试验-鼎荣招募!癌症、肿瘤、慢性病等患者临床试验试药员招募
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

只靠一代靶向药,她成功抗癌13年……肺癌离治愈真的不会太远!

作者:鼎荣试药中心 发布时间:2024-07-01 浏览量:

2007年底,母亲的咳嗽已经持续好几个月,年轻时母亲有过肺结核,加上冬天寒冷,我们都以为她是老毛病犯了,但连续几天出现的痰中带血,让我们心里突然紧张了起来。




莫名的恐慌和不安袭来,让我们决定带母亲去医院检查。我永远记得在检查结果出来的那天,医生拿着胸片对我们说,“肺上面有块阴影,快去大医院看看吧。”当时看片子的医生怀疑我母亲可能是肺癌,建议我们转到大医院去做进一步的检查。




几经辗转,在安徽省立医院看完病后,没想到等待我们的,会是一个“不治之症”。




“情况非常不好,剩下的时间不多了”,在医院的走廊里,大哥嘴里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,我知道他心里是害怕了。




而我怎么也不敢相信,母亲的咳嗽竟然是肺癌的前兆。虽然有出血的情况,但母亲一直以来的身体状况都很好,她那时也只有70岁,日常的生活都能自己做。在农村苦了大半辈子的母亲,还没能来得及好好享受安逸的老年生活。








报告单上醒目刺眼的字眼,把我拉回到现实,”左肺上有一个肿块,将近7公分,左锁骨淋巴结肿大,支气管显微镜检查确诊为肺腺癌。”直到今天,我仍能记得当时母亲刚确诊时一家人的心情,焦虑和难过充斥在每一个人的心里,但没人敢当着母亲的面流泪,在谈癌色变的年代,大家都认为得了癌症就没治了,跟等死没有什么差别,我们害怕“癌症”,更畏惧可以预见到的死亡和离别。




“先瞒着她吧。”确诊之后,这是我们家人当时一致的决定。但我的心里始终带着一些期待和不甘心,还没开始治疗,谁又能预见以后的事呢。




  02  


六个人的病房,只剩下母亲一个人







而呼吸科的操乐杰主任也说,母亲已经错过了手术的机会,给出的建议是先化疗。




开始化疗时,母亲仍不知道自己是一个肺癌患者,我们告诉她这是因为肺结核的原因,需要住院治疗,她稀里糊涂的就信了。但接踵而来的副作用,让她从乐观逐渐产生了抵触心里。胃口不好,腹泻呕吐,身体痛,晚上睡觉时总能听到她一阵一阵地呻吟,如果可以,我真想替她来承受这一切。







在化疗的那五个多月里,母亲承受着身体上的痛苦,同时也在经历着生死离别。病房里的五个病友先后离世,从住进来的六个人,到最后只剩母亲一个。我们不敢告诉她,这些病友是因为得了肺癌去世的,但我隐约可以感受到母亲心里的担忧。直到今天才知道,她以为住在这里的病人都和她一样,身体上出了小毛病,却没想到是因为癌症一个一个地离开了。




彼时,母亲的化疗结果并没有带来很好的疗效,锁骨上的淋巴结肿大没有消退的迹象,对于后面的治疗,我们突然没了信心。




  03  


有一线治疗的希望,都要给母亲治病




从母亲确诊之后,大哥和大姐就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,对于每一次的治疗选择,我们都会和医生一起商量。2007年,那时除了手术和化疗,我们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对抗癌症的方法。




操乐杰主任对大哥说,可以试试靶向治疗。从医生这里,我们第一次听到靶向药这个名字,药物真的对癌症有效吗,我们无从得知,但哥哥却坚定地说,只要有一线希望,都要给母亲治病。而当时国内已有的靶向药物只有第一代靶向药物吉非替尼。







2008年6月份起,母亲吃下了第一粒靶向药,意想不到的是,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,我们就迎来了治疗的转机。




在开始靶向治疗的20多天后,母亲进行了第一次复查,复查的结果让医生都很惊讶。CT检查的结果显示,肺部上的肿块缩小了一半,左锁骨上的淋巴结肿大也逐渐缩小,除此之外,在母亲的身上并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。看到这个结果,一家人终于松了一口气,我们感叹母亲这次用对了药,也在期待靶向药能带来更长的生存时间。




为了预防肿瘤的复发进展,在靶向治疗期间,医生给母亲做了几次放疗,从那以后就再没有用任何的辅助治疗。就在用上药物的几个月后,从医生那里母亲终于知道了自己病情的真相,也许是看到了治疗的希望,母亲并没有十分担忧和害怕。每天一粒药,从2008年到2020年,母亲已经坚持靶向治疗12年了。



  04  


母亲跨越了13年的抗癌路




没有化疗的痛苦,她总觉得自己和正常人没什么不一样。曾有一段时间,她像个不喜欢吃药的小孩一样,抱怨说自己已经好了,不需要再吃药了,大哥就哄着她,这是能抗癌的药,医生说要坚持吃。




靶向治疗开始后,母亲也逐渐不再需要我们的照顾,即使是到了80岁,买菜做饭,打扫卫生等家务她样样都能做,如果不是每个月要去医院复查,我有时也会忘了母亲是一位癌症患者。从2007年到2020年,母亲跨越了13年的抗癌路程。原以为她会等不到下一代人的成长,如今已经迎来了四世同堂。




回想起这13年的历程,我们感慨抗癌药物的及时出现,同时也感慨操乐杰主任在当时没有放弃治疗的机会。十几年前的抗癌药物一粒需要几百元,但是大哥总说,“就算卖房子也要给母亲治病”,坚持服用6个月后,我们拿到了慈善赠药。




母亲虽然不是靶向治疗最早的受益者,但却因为靶向治疗延长了生存时间,陪伴我们度过一年又一年。




编后语




以上内容撰写采访、撰写于2020年。2007年到2020年,这是王家珍的抗癌之路,也是中国肺癌诊疗的发展之路。




2005年首个肺癌靶向药吉非替尼在中国获批上市,获批的适应症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,根据IPASS的研究结果,“女性、不吸烟、腺癌”恰好是靶向药的获益人群。与化疗相比,靶向治疗能明显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。2010年,吉非替尼正式获批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。




从第一个靶向药进入中国开始,肺癌患者就迎来了靶向治疗的新时代。而随着慈善赠药和国家医保措施的不断完善,人人也都能使用上靶向治疗。2017年靶向药吉非替尼就进入了国家医保目录;2018年进入了国家基药目录;2019年带量采购政策落地开展,吉非替尼(易瑞沙)也是唯一一款中标的肺癌进口原研靶向药,在中标省份,价格由2280元降到了547元,降幅达76%,经医保报销后每盒只要二三百元,惠及更多患者。




如今,一代、二代、三代靶向药层出不穷,可以根据指南推荐来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,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逐年上升。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经济有效的肺癌药物造福更多的肺癌患者。




好药已经在路上,我们希望每一位癌症患者都能坚持抗癌的信念,一起跨越5年、10年,甚至更长的时间,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命奇迹,“肺癌离治愈真的不会太远。”




喜欢的请顺手点个“在看”吧,祝抗癌成功!